close

 


 


  最近電視新聞報導此事頗多,讓在下想起年少時期於劉墉「我不是敎你詐」其中一則故事:有一群人開同學會,聊到後來上榜或落榜後的出路時,有一人前來,他於當年沒人認為會考上大學,結果他讀了國立大學,又當外商公司主管,然而事實的真相是:此人有雙胞胎兄長,以槍手進駐考場而上榜,而那人認為他當時這樣做是對的,因為沒有這個讀大學的機會的話,他現在恐怕早已為非作歹,墮入江湖了。由此可知,成王敗寇至今仍是為多數人堅信的原則,現代社會對於有權勢者年少犯罪竟不加譴責,反稱人孰無過、不拘小節。對於無權勢者犯罪,莫不詬罵狗血淋頭,如此看來社會還有評斷是非的『公正』標準嗎?


 


  然而為文至此不禁想到世間對歷史人物評價也有可議之處,誰敢保證目前所見「忠孝節義」典範句句屬實?想當年 王昭 君只因為沒給賄賂於畫師毛延壽,就此發配匈奴一去不返,說不定是那些楷模花錢賄賂(中華五千年優美文化)史官美化其所為,或於其手下、家屬為了拍馬屁刻意忽略其惡行,有誰不知道中國春秋論斷是蓋棺論定的嗎?(後功可抵前過,然而前功不能抵後過)。



  之所以有「官方楷模」想必是由於在上位者得位不正(看中 國 君王多是篡位奪國者多)因此命人大肆褒揚愚忠者合法其權威,若呂布降曹操而不死,後世史官也會把他以前殺丁原、屠董卓美化(呂布自己也會花錢去巴結史官),說是這些被殺之人本來就心術不正,對他們反骨一切是為了大漢囉?頓時感到「忠孝楷模」所作所為是為了成就欺世盜名之業,只感噁心又矯情,因此我認為,有權勢之千古風流人物作為不正,本應韜光隱晦,明哲保身(像賈詡於對馬超戰後一度自誇功勞,但是後來有人批他事盡董卓、李傕、張繡之流,從此他連嫁女都不大肆張揚),不想他們卻大肆張揚,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賣前主求榮般,厚黑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jack36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